您好!欢迎访问广东华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服务热线:0769-82652668   
热门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机构室内空气检测甲醛检测水质检测玩具检测皮革检测纺织品检测REACH检测ROHS检测
新闻科普News Science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广东华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东兴西路西二巷13号
电话:0769-82652668
传真:0769-82652688
邮件:huake@gd-sct.com
公司官网:www.gd-sct.com
标准法规Regulation
4标准法规
您的位置: 首页 ->  标准法规 -> HJ 625-2011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试行)

HJ 625-2011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虫转基因植物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基因漂移、生态适应性、靶标生物对抗虫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生态环境安全检测步骤、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表达抗虫蛋白而具有抗虫新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应于本标准。

      GB/T 1519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NY1101-2006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性评价导则

      LY/T 1692-2007 转基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安全性评价技术规程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水稻(农业部 953 号公告-8-2007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农业部 953 号公告-10-2007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棉花(农业部 953 号公告-12-2007

3 术语和定义

3.1 抗虫转基因植物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plant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植物基因组且表达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品种(系)。

3.2 亲本植物parental plant

      接受并表达外源抗虫基因的植物品种(系)。

3.3 转基因 transgene

      也叫做外源基因或者异体基因,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插入并整合到亲本植物基因组中的外源遗传物质,一般包括目的基因、载体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基因、标记基因或报告基因。

      的基因指以修饰受体细胞遗传组成并表达其遗传效应为目的的基因,本标准中目的基因是指表达杀虫蛋白的基因。

3.4 转基因蛋白质 transgene protein

      目的基因在抗虫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所产生的蛋白质。

3.5 基因漂移 gene flow

      外源杀虫蛋白基因通过花粉从抗虫转基因植物向非转基因亲本植物或其野生近缘种自然转移的行为。

3.6 异交率 outcrossing rate

      抗虫转基因植物与其野生近缘种以及非转基因植物(品种)发生自然杂交的比率。

3.7 靶标生物 target organisms

      抗虫转基因植物中的转基因蛋白质所针对的目标生物。本标准中抗虫转基因植物的靶标生物系指有害昆虫,即靶标害虫。

3.8 非靶标生物 non-target organisms

      抗虫转基因植物中转基因蛋白质所针对的目标生物以外的其他生物。

3.9 暴露 exposure

      指抗虫转基因植物成分与非靶标生物接触或同时存在的情况。

3.10 害虫抗性种群 resistant pest population

      在正常个体的致死剂量下能够存活并且正常延续后代的害虫种群。

3.11 种群净增值率 net reproductive rate of population

      又称种群数量趋势指数,指一定条件下某生物当代的种群数量与其上一代种群数量的比值。

3.12 适合度 fitness

      生物个体在生态环境中生存并将其基因型传递给后代的能力。

3.13 生存竞争能力 survival competitiveness

      植物在与群落中其他植物共同生长时所表现出的生态适合能力,包括种子发芽率、出苗率、生长势、叶数和株高、结实率、繁育系数等指标以及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特性。

3.14 杂草化潜力 weediness potential

      植物在人工群落中的延续能力,包括落粒性、种子休眠性、自生苗、种子生存等特性。

3.15 自生苗 volunteer

      植物经子实在人工群落中自然繁殖生长出的幼苗。

3.16 抗性基因频率 frequency of resistance alleles

      抗性基因在害虫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4 基本原则与工作程序

4.1 基本原则

4.1.1 预先防范原则

      对于可能会产生生态环境危害的抗虫转基因植物,即使目前缺乏其产生生态环境危害的充分科学证据,也应该对该转基因植物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并预先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4.1.2 科学性原则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必须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可验证的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解释。

4.1.3 逐步评价原则

      应根据“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商品化生产”五个阶段, 在相应条件下逐步开展抗虫转基因植物的生态环境安全检测。

4.1.4 个案评价原则

      根据外源基因、受体植物、转基因操作方式、转基因植物、释放环境及用途等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逐个开展特定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研究和检测,通过全面综合考察得出准确的安全性检测结果。

      对于多年生抗虫转基因植物,一般应在其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开展有关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工作。

4.2 工作程序

      抗虫转基因植物主要产生 4 种不同的生态环境风险,应逐步对这 4 种不同的生态环境风险分别进行检测和评价(图 1),并适当考虑这些生态环境风险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等可能造成的影响。

 

1 抗虫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检测的工作程序

5 生态环境安全检测的背景资料

5.1 受体植物


更多标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全文:

下载地址:HJ 625-2011 抗虫转基因植物生态环境安全检测导则(试行)

广东华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Bmap] [Gmap] [后台管理] 访问量:百度统计
业务顾问
售后顾问
华科APP

扫一扫手机APP

华科小程序

扫一扫微信小程序

返回顶部